一、系統概述
(一) 方案背景
隨著城市基礎建設的不斷擴張,一幢幢高樓大廈、一項項國家重點工程拔地而起。中國的城市建筑、工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顯現在各個角落。而隨之而產生的大大小的安全事件也越來越多,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國務院及各部門一直極其重視安全生產監管。
2012年12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質檢總局曾在上海聯合召開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示范試點現場推進會。通過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監視、控制、管理等手段,實現操作安全控制、危險臨界報警、現場實時顯示和數據記錄保存、運用視頻和音頻技術實時顯示和記錄工作狀態、事后回放、遠程監控等功效。
(二) 面部識別技術簡介
隨著高科技的蓬勃發展,人體特征分析技術已經作為身份快速識別及視頻監控等領域的最新增值點與應用點,在身份識別、智能安防、智能監控、出入管理、證卡認證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面部檢測識別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圖像分析、模型理論、人工智能及模式識別技術的非接觸性高端模式識別技術,其可完成從復雜的圖像場景中檢測、檢出特征人像信息,并進行匹配識別的智能分析過程。
面部識別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二、工地人臉識別智能簽到需求
前面提到國家基礎建設的成績卓越,但是建筑的工作過程中卻存在許許多的問題:
比如建設市場和施工現場相互脫節,招投標相關部門在工程招投標完成后,即不關注工程施工建設情況,相關部門在開展施工現場監管時,沒有嚴格按照招投標合同進行;施工、監理合同履約不到位,違法分包轉包、“大牌子小隊伍”現象普遍存在;工程變更簽證程序不規范,擅自調整投資規模和變更工程性質,工程低價中標高價結算;施工隊伍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安全責任不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執行不力;主管部門監督力量有限,監管手段落后,建設單位監督缺位等。
工地施工人員大多數是農民工,由于人數眾多,許多工地施工現場安全防范措施沒有做到位。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人員的人身安全首當其沖。
因此對施工現場設置人像面部識別考勤,實行遠程督查,實現信息化管理,從而增強工程建設過程的監管力度。
當前使用比較多的指紋識別產品,在考勤或簽到應用中部分解決了代打卡的問題,但是超過5%左右的人群天生指紋很淺,無法用指紋識別;而且指紋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市面上也出現了許多指紋套用以造假。同時隨著人們對衛生安全關注起來,指紋考勤產品在天氣干燥或者換季的時候,識別困難,由于必須接觸,就給細菌的傳播提供了一個便利的載體。
針對傳統考勤或簽到方式的種種弊端,面部智能識別簽到系統利用面部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定,安全、可靠、準確,同時,很容易配合電腦和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整合,實現自動化管理。
三、工地人臉識別智能簽到系統
(一)系統架構 (集中式架構)
(二)系統應用部署
a. 在政府管理部門監控中心機房搭建硬件服務器平臺,用于存貯所有建筑工地里所有施工人員的面部信息庫數據,同時,可以接收前端各采集點發送上來進行注冊或驗證的施工人員的面部照片信息,并可以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按不同工地進行遠程更新前端設備的可認證的人員信息,也可以進行服務器端施工人員資料整理及生成報表,也可以為政府有管轄權的其他部門提供數據搜索;
b. 前端工地人臉識別終端,應用于各個工地門口處,接入認證識別網絡,能同服務端進行通訊。
(三) 系統功能設計
1. 施工人員面部信息采集
在工地終端進行施工人員信息登記時,工地終端系統自動采集施工人員的面部信息,并臨時保存在前端,在服務器進行前端信息提取時備用。
2. 施工人員基礎信息管理
在后臺服務系統中基礎信息管理中設定需要管理的施工人員的基本資料:包括面部信息、工地信息、身份信息等,可以以不同參數為索引進行排列、查詢,并可以生成施工人員信息報表。
3. 采集終端管理
在后臺服務系統中,可以對接入的前端工地終端進行遠程管理,比如升級系統、提取前端工地終端設備上的進行面部信息注冊的施工人員的注冊信息,比如人臉信息數據、其RFID卡對應的信息等,同時又能對每臺工地終端設備進行數據下發,覆蓋原始數據。
4. 黑名單
對于經常出現于工地工作的施工人員中,存在不良人員時作為專門登記、備注,以提醒工程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5. 系統擴展接口
系統提供與單位內其他業務系統的開發接口,實現面部識別考勤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的結合使用,方便單位統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6. 查詢統計報表
系統可以對工作人員的考勤信息進行查詢統計,并生成相應工作報表,為單位進一步提供有針對性的工作考勤管理提供信息決策支持。
7. 系統設置
實現系統的使用用戶及權限信息管理;
實現系統參數設定管理。